雖然苗木市場時常大起大落,但總有那么一群人無論是在低谷期還是在銷售旺季總能穩賺不賠,他們究竟有什么本領?
小苗易銷售
小苗種植周期短,種植密度高,而且在綠化工程中,小苗的用量要比大樹用量多得多。大規格苗木出圃后,因為市場波動原因并不能百分百確定出圃后的苗木的行情不改變,因此種植大苗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。
嘗試新品種
近幾年,苗木市場出現了不少新品種苗木,這些苗木有的頗受市場歡迎,有的卻因為種植效果不理想而逐漸被淘汰。但是多功能的新品種可以嘗試一下。比如兩年前在市場走俏的新品種——美國紅楓秋火焰,上市的前四年時間內價格一直維持在每株16元,每年都有數百萬株的銷量,一年的銷售額少說也有幾百萬。近幾年,彩葉樹種很受市場歡迎,不過未來城市景觀選擇一定不會單看葉色,多種用途的苗木肯定不會遭市場冷落。比如既可觀葉觀花,又兼具木材、藥用價值等的苗木。
物極必反,注意周期性變化
如今的苗木市場頗受歡迎的是彩葉、造型和大規格的觀賞樹種,而在此之前火爆的樹種則因為過剩。任何商品在銷售和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過剩現象,苗木更是如此,但是過剩并不代表這種苗木“廢了”,指不定過幾年就會因為苗農大規模處理這種苗木而出現稀缺,俗話說物極必反,一些老品種、鄉土品種或者大力發展過的樹種不等于在以后就不會有爆發期。所以當苗木過剩的時候不要害怕,也不要忙著低價甩賣或者砍伐焚毀,有能力的可以繼續培養,將小苗培養成大苗,或者修好樹形,做造型苗、景觀苗都是可以的。
線上線下結合銷售
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,通過互聯網銷售苗木已經是非常流行的一種銷售方式。一般可以通過網站、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宣傳自己的產品,這種方法無論是在低迷還是旺盛時期都是十分有用的方式。借助互聯網平臺將苗木推廣出去是一種比較有效也比較快速的方式,此外網絡信息量豐富,可以通過數據對比調整自己的種植計劃。